女生吃菌中毒,看见猫咪结婚?这些华南常见毒蘑菇千万别吃 | 第2眼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近日,云南昆明一女子吃野生菌中毒,家人带起其前往医院治疗。
躺在病床上的女子表示看见了“一堆小猫咪”找其美容,还不断有“新顾客”上门,甚至有猫咪找她进行“结婚登记”。
【资料图】
不只是云南,在广东蘑菇中毒事件也常有发生。
今年6月18日,深圳某市民在小区散步时发现绿化带内长有蘑菇,采摘带回家中制作晚餐。食用3小时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被送往医院就诊。经医院及时治疗,无生命危险。
今年5月,广东21个地市报告1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云浮市罗定市报告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5例,死亡5例。
每年这个季节都是蘑菇生长的旺盛期。为了咱自己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远离毒蘑菇。
哪些野生菌可食用?
野生菌又称蘑菇、蕈,是一类大型真菌,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有毒菌。
目前,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有1000种。云南省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
一些常见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采取适宜的烹饪方式适量食用。
牛肝菌。富含菌菇多糖、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呈鲜味氨基酸、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因而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炒、炸和煮等方式烹调,也可制成干品。
干巴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等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适合炒食,如青椒干巴菌。
鸡枞菌。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物质。无论炒、炸、煎、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松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等营养成分。吃法有很多种,适合炒、煎、烩和炖汤等。
如何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野生菌中毒发生频率高、死亡率高,防控和救治难,是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食品安全隐患。那么,如何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杨祝良表示,通过30多年的研究,觉得其中有一条可能是很有意义的。那就是“头上戴帽的、腰间系裙的,脚上穿鞋的”同时具有这三种特征的蘑菇,我们建议大家一定不要吃。如果不吃的话,70%的中毒或死亡事件就可以避免掉。这是一条,第二条也非常非常重要,就是你不熟悉的蘑菇一定不要去食用,一定要避开这些蘑菇。
民间流传的辨别方法是否靠谱?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向记者表示,很多人对于“野生”有着谜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蘑菇,云南就有着“吃菌”的传统,每年春夏季节,云南各地市场、餐馆都会以各种各样的野生菌作为招牌。
他提醒,民间流传的那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其实不靠谱。
误区1:颜色鲜艳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并非所有颜色鲜艳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无毒。比如被称为“破坏天使”的蘑菇,看起来文雅恬静、人畜无害,但从人们给它的名字可见其威力。
误区2:彻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这个原则对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是有效的。蘑菇中的毒素会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加热破坏,但有一部分极为顽强的能够“熬过”高温酷刑,依然保持毒性。
误区3:有毒蘑菇会让银勺和大蒜变黑
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民间传说。所谓“银针试毒”只是因为古代所用的毒药不够纯,含有一些硫化物杂质,能跟银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蘑菇毒素不跟银反应,也就不会变色。
误区4:有虫吃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虫跟人的生理特征相差很大,对虫有毒的对人不见得有毒,有虫无毒的对人也可能有毒。比如一种被称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虫和它们的幼虫。
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不采摘。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不食用。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要慎食野生蘑菇;去餐馆点菜消费时,要注意问清楚蘑菇的种类、来源、加工方式,不吃来源不清、种类不明、可能有毒有害的蘑菇。
不购买。勿在路边摊点购买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吐出胃内食物,减少毒素的吸收。
立即就医。食用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症状,都需要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方便鉴别品种,以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判断预后。
华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资源分类组也整合了“华南地区常见毒蘑菇种类”图,涵盖了25种毒蘑菇。
最容易吃死人的毒蘑菇,解药有望!
毒鹅膏菌是一种致死性蘑菇。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90%以上的毒蘑菇致死事件是因为误食了含有强致死性鹅膏蕈碱的蘑菇。
今年5月,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王巧平教授团队和中山大学药学院万国辉教授团队通过现代创新药物研发的方式,发现一种诊断试剂吲哚菁绿有望能治疗毒鹅膏菌中毒。
5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健康中国、北京青年报、广东省卫健委、昆明日报、红星新闻、深圳特区报、中山大学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
标签:
推荐文章
- 人机对话技术升级 之江实验室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 “颜值担当”里的中国,映照“万物和谐”新气象
X 关闭
资讯
- 女生吃菌中毒,看见猫咪结婚?这些华南常见毒蘑菇千万别吃 | 第2眼
- 湖南永顺:廉戏作镜鉴,廉音入人心
- [隆众聚焦]:2023年上半年MTBE出口情况简析
- 2023年7月“湖南好人榜”发布 20人(组)群众身边好人上榜
- 白酒最好喝多少度?资深酿酒师的话让人恍然大悟,建议了解
- 东方精工:公司来自于海外市场的营收中 绝大部分来自于海外子公司
- 上海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注意防暑防晒
- 奥美医疗:陈浩华近期减持1.3%公司股份
- “剩菜盲盒”被疯抢?食品质量应当“看得见”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自治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巡回宣讲团走进乌鲁木齐县
- 康汇医院|如何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 东方园林:公司在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具有一定业务优势
X 关闭
行业动态
-
百济神州(06160):2991.44万股限售股将于12月15日上市流通|热点聚焦
- 百济神州(06160):2991.44万股限售股将于12月15日上市流通|热点聚焦
- Keybanc:维持GitLab(GTLB.US)增持评级
- 河南设立首批实验室基地 第一批11家省实验室基地授牌
- 法定节假日加班 “打工人”能否薪酬翻倍或拒绝加班?
- 游客扮“宇航员”拍大片 这个火山地质公园“火了”
- 北京最忙铁道口实现立交通车
- 新中国考古学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72岁北大教授王迅逝世
- 特写|疫情下的厦门,旅游业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 丈夫涉嫌酒驾被交警拦下,四川一女子袭击辅警获刑
-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重现新中国伟大历史时刻